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文言文 > 墨翁传翻译赏析

文言文

墨翁传
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,“五四运动”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。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。春秋战国时期,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,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、丝绸等物。随着历史变迁,口语的演变,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,“文言文”成了读书人的专用。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,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。其特征是注重典故、骈骊对仗、音律工整,包含策、诗、词、曲、八股、骈文等多种文体。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,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“古文运动”,主张回归通俗古文。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,为了便于阅读理解,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。

墨翁传

书籍:文言文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11-26
墨翁者,吴槐市里中人也。尝游荆楚间,遇人授古造墨法,因曰:“吾鬻此,足以资读书,奚汲汲四方乎?”乃归,署门曰“造古法墨”。躬操杵臼,虽龟手黧面,而形貌奇古,服危冠大襦,人望见,咸异之。时磨墨沈数斗,醉为人作径尺字,殊伟。所制墨,有定直。酬弗当,辄弗与。故他肆之屦恒满,而其门落然。
客有诮之曰:“子之墨虽工,如弗售何!”翁曰:“嘻!吾之墨聚材孔良,用力甚勤,以其成之难,故不欲售之易也。今之逐利者,苟作以眩俗,卑贾以饵众,视之虽如玄圭,试之则若土炭,吾窃耻焉。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,则是以古墨号于外,而以今墨售于内,所谓炫璞而市鼠腊,其可乎?吾既不能为此,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。且吾墨虽不售,然视箧中,则黝然者固在,何遽戚戚为!”乃谢客闭户而歌曰:“守吾玄以终年,视彼沽者泚然。”客闻之曰:“隐者也。吾侪诵圣人之言,以学古为则,不能以实德弸其中,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,岂不愧是翁哉?”叹息而去。
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,遂书以为传。翁姓沈,名继孙。然世罕知之,唯呼为墨翁云。

《墨翁传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知慧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亦作“知惠”。 2.聪明,才智。 才智: 1.亦作“才知”。 2.才能和智慧,才能和智谋。 知惠: 见“知慧”。 聪明: ①视觉听觉灵敏:耳目聪明,四支坚固。 ②智力强:这孩子聪明
  • 《畬民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亦作“畲民”。 2.畬族古称。因从事畬耕(即刀耕火种),故名。古时分布在今闽﹑粤﹑赣﹑浙四省的山区。 分布: 散布(在一定的地区内):人口分布图ㄧ商业网点分布得不均匀。 畬族:
  • 《啮啃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啃咬。比喻破坏或折磨。 破坏: ①摧毁;毁坏:破坏诸宫,增修苑囿|破坏交通线,使敌人难以长驱直入。 ②损害;使受损害:你别破坏我的情绪|破坏他人名誉是不道德的。 ③毁弃;扰乱:破坏协
  • 《绵力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谦词。谓能力薄弱。 [one’s limited pewer] 微薄力量 竭尽绵力 绵(綿)mián ㄇㄧㄢˊ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,供絮衣被、装墨盒等用:丝绵。绵绸。绵里藏针。 像丝绵那样柔软
  • 《捐职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谓捐纳得官。 捐纳: 捐资纳粟换取官职﹑官衔。此制起于秦汉,称纳粟。清中叶后大盛,称为捐纳。朝廷视为正项收入,明订价格行之,加剧吏治腐败,成为一大弊政。 职(職)zhí ㄓˊ
  • 《国邸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汉诸侯王为朝觐而在京城设立的住所。 京城: 指国都。 住所: 有久住意思而居住的处所。在中国,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,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,经常居住地
  • 《帝里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犹言帝都,京都。 帝都: 京都;京城:居必人才,游必帝都。 京都: 京城。 帝dì ㄉㄧˋ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:上帝。玉皇大帝。 君主:帝王。皇帝。称帝。帝
  • 《潜窃阳剽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潜窃阳剽成语读音:qián qiè yáng piāo成语解释: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。成语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答张廷璧书》:“今天下学者靡靡焉,惟习之所同;潜窃阳剽,无所顾忌。”成语造句:无成
  • 《诸葛亮之为相国也》 原文翻译 - - 文言文 - -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,抚百姓,示仪轨,约官职,从权制,开诚心,布公道;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,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,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,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;善无微而不赏,恶无纤而不贬;庶事精炼,物理
  • 《本纪第十二 世祖六》 原文翻译 - - 新元史 - - 二十五年苷正月辛卯,忙古带为江淮行尚书省右丞相。戊戌,大赦。壬寅,高丽国进使贡方物。癸卯,海都寇北边,诸王术伯、驸马昌吉等以兵讨之。丙午,畋于近郊。癸丑,立江南行大司农司及淮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