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正义

  • 尚书正义
    《尚书正义》是唐初《五经正义》的第二部,孔颖达、王德韶、李子云等奉诏撰,朱长才、苏德融、隋德素、王士雄、赵弘智复审,长孙无忌、李勣、于志宁、张行成等人刊定。此书凑合《今文尚书》和伪《古文尚书》,并采用伪孔安国《尚书传》,将伏生本《今文尚书》20篇分为33篇,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《古文尚书》25篇,定为58篇,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。《尚书正义》整合《今文尚书》和伪《古文尚书》,并采用伪孔安国《尚书传》,将伏生本《今文尚书》28篇分为33篇,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《古文尚书》25篇,定为58篇,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。流传几千年,对后世影响巨大。

尚书正义

  • 1 卷二十 费誓第三十一 鲁侯伯禽宅曲阜,治封之国居曲阜。○伯禽,鲁侯名。徐、夷并兴,东郊不开,徐戎、淮夷并起,为寇於鲁,故东郊不开。○开,旧读皆作开,马本作辟。作《费誓》。鲁侯征之於费地而誓众也。诸侯
  • 2 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 秦穆公伐郑,遣三帅帅师往伐之。○事见鲁僖公三十三年。三帅,谓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。帅,色类反,下注同。晋襄公帅师败诸崤,崤,晋要塞也。以其不假道,伐而败之,囚其三帅。○崤,户交
  • 3 卷二十 文侯之命第三十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,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瓒。○平王,马无平字。锡,星历反,马本作赐。秬音巨,鬯,敕亮反。瓒,才但反。杓,上灼反。柄,彼病反。作《文侯之命》。所以名篇。幽王为犬戎所杀
  • 4 卷十九 冏命第二十八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,伯冏,臣名也。太仆长,太御中大夫。○冏,九永反,字亦作煟长,诛丈反。作《冏命》。冏命以冏见命名篇。[疏]“穆王”至“冏命”○正义曰:穆王命其臣名伯冏者为周
  • 5 卷十九 吕刑第二十九 吕命,吕侯见命为天子司寇。穆王训夏赎刑,吕侯以穆王命作书,训畅夏禹赎刑之法,更从轻以布告天下。○赎音蜀,注及下同。作《吕刑》。吕刑后为甫侯,故或称《甫刑》。[疏]“吕命”至“
  • 6 卷十九 衰毕命第二十六 康王命作册毕,命为册书,以命毕公。分居里,成周郊,分别民之居里,异其善恶。成定东周郊境,使有保护。○别,彼列反。作《毕命》。毕命言毕公见命之书。[疏]“康王”至“毕命”○正义曰
  • 7 卷十九 君牙第二十七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,穆王,康王孙,昭王子。○穆王,名满。君牙,或作君雅。作《君牙》。君牙,臣名。君牙命以其名,遂以名篇。王若曰:“呜呼!君牙,顺其事而叹,称其名而命之。惟乃祖乃父,世
  • 8 卷十九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 康王既尸天子,尸,主也,主天子之正号。○马本此句上更有“成王崩”三字。遂诰诸侯,作《康王之诰》。既受顾命,群臣陈戒,遂报诰之。因事曰遂。康王之诰求诸侯之见匡弼。[疏]“康王既
  • 9 卷十八 君陈第二十三 周公既没,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,成王重周公所营,故命君陈分居,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。作《君陈》。作书命之。君陈臣名也,因以名篇。○郑注《礼记》云:“周公之子。”王若曰:“君陈,惟
  • 10 卷十八 顾命第二十四 成王将崩,命召公、毕公。二公为二伯,中分天下而治之。率诸侯相康王,作《顾命》。临终之命曰顾命。○相,息亮反。顾,工户反,马云:“成王将崩,顾命康王,命召公、毕公率诸侯辅相之。”[
  • 11 卷十八 周官第二十二 成王既黜殷命,灭淮夷,黜殷在周公东征时,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,事相因,故连言之。还归在丰,作《周官》。成王虽作洛邑,犹还西周。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。[疏]“成王”至“周官”
  • 12 卷十七 多方第二十 成王归自奄,伐奄归。在宗周,诰庶邦,诰以祸福。作《多方》。多方众方天下诸侯。惟五月丁亥,王来自奄,至于宗周。周公归政之明年,淮夷奄又叛。鲁征淮夷,作《费誓》。王亲征奄,灭其国,五
  • 13 卷十七 立政第二十一 周公作《立政》。周公既致政成王,恐其怠忽,故以君臣立政为戒。立政言用臣当共立政,故以名篇。周公若曰:“拜手稽首,告嗣天子王矣。”顺古道尽礼致敬,告成王,言:“嗣天子,今已为王矣,不
  • 14 卷十七 蔡仲之命第十九 蔡叔既没,以罪放而卒。王命蔡仲,践诸侯位,成王也。父卒命子,罪不相及。作《蔡仲之命》。册书命之。蔡仲之命蔡,国名。仲,字。因以名篇。[疏]“蔡叔”至“之命”○正义曰:蔡叔与管叔
  • 15 卷十六 无逸第十七 周公作《无逸》。中人之性好逸豫,故戒以无逸。○好,呼报反。无逸成王即政,恐其逸豫,本以所戒名篇。[疏]传“中人”至“无逸”○正义曰:上智不肯为非,下愚戒之无益,故中人之性,可上可
  • 16 卷十六 君奭第十八 召公为保,周公为师,相成王为左右。○保,太保也。师,太师也。马云:“保氏、师氏皆大夫官。”相音息亮反。左右,马云:“分陕为二伯,东为左,西为右。”召公不说,周公作《君奭》。君奭尊之
  • 17 卷十五 洛诰第十五 召公既相宅,周公往营成周,使来告卜,召公先相宅卜之,周公自后至,经营作之,遣使以所卜吉兆逆告成王。○相,息亮反,注及下同。使,所吏反,注“遣使”同。作《洛诰》。洛诰既成洛邑,将致政成
  • 18 卷十六 多士第十六 成周既成,洛阳下都。迁殷顽民,殷大夫士心不则德义之经,故徙近王都教诲之。○不则,如字,或作测,非。近,附近之近。周公以王命诰,称成王命告令之。作《多士》多士所告者即众士,故以名篇
  • 19 卷十五 召诰第十四 成王在丰,欲宅洛邑,武王克商,迁九鼎於洛邑,欲以为都,故成王居焉。使召公先相宅,相所居而卜之,遂以陈戒。○召,诗照反。相,息亮反,下注同。作《召诰》召诰召公以成王新即政,因相宅以作诰
  • 20 卷十四 酒诰第十二 酒诰康叔监殷民。殷民化纣嗜酒,故以戒酒诰。○嗜,巿志反。[疏]传“康叔”至“酒诰”○正义曰:以《梓材》云“若兹监”,故云“康叔监殷民”也。郑以为“连属之监,则为牧而言”,然康
  • 21 卷十四 梓材第十三 梓材告康叔以为政之道,亦如梓人治材。○梓音子,本亦作杼,马云:“古作梓字。治木器曰梓,治土器曰陶,治金器曰冶。”[疏]传“告康”至“治材”○正义曰:此取下言“若作梓材,既勤朴斫”
  • 22 卷十四 康诰第十一 成王既伐管叔、蔡叔,灭三监。以殷馀民封康叔,以三监之民国康叔为卫侯,周公惩其数叛,故使贤母弟主之。○数叛,上所角反,下亦作畔。作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梓材》。康诰命康叔之诰
  • 23 卷十三 大诰第九 武王崩,三监及淮夷叛,三监,管、蔡、商。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。○监,古忏反,视也。周公相成王,将黜殷,作《大诰》。相谓摄政。黜,绝也。将以诛叛者之义大诰天下。○相,息亮反,注同。[疏]
  • 24 卷十三 微子之命第十 成王既黜殷命,杀武庚,一名禄父。命微子启代殷后,启知纣必亡而奔周,命为宋公,为汤后。作《微子之命》。封命之书。[疏]“成王”至“之命”○正义曰:成王既黜殷君之命,杀武庚,乃命微子
  • 25 卷十三 旅獒第七 西旅献獒,西戎远国贡大犬。○獒,五羔反。马云:“作豪,酋豪也。”太保作《旅獒》。召公陈戒。○召,时照反,后“召公”皆仿此。旅獒因獒而陈道义。[疏]“西旅”至“旅獒”○正义曰:西
  • 26 卷十三 金縢第八 武王有疾,周公作《金縢》。为请命之书,藏之於匮,缄之以金,不欲人开之。○武王有疾,马本作“有疾不豫”。縢,徒登反。缄,工咸反。金縢遂以所藏为篇名。[疏]“武王”至“金縢”○正义
  • 27 卷十二 洪范第六 武王胜殷,杀受,立武庚,不放而杀,纣自焚也。武庚,纣子,以为王者后;一名禄父。○胜,商证反。父音甫。以箕子归,作《洪范》。归镐京,箕子作之。○范音范。镐,胡老反,本又作鄗,武王所都也。&#
  • 28 卷十一 牧誓第四 武王戎车三百两,兵车,百夫长所载。车称两。一车步卒七十二人,凡二万一千人,举全数。○车音居。《释名》云:“古者声如居,所以居人也。今曰车,声近舍,车舍也。”韦昭《辩释名》云:“古
  • 29 卷十一 武成第五 武王伐殷,往伐归兽,往诛纣克定,偃武修文,归马牛於华山桃林之牧地。○兽,徐始售反;本或作兽,许救反。识其政事,记识殷家政教善事以为法。作《武成》。武功成,文事修。[疏]“武王”至“
  • 30 卷十一 泰誓中第二 惟戊午,王次于河朔。次,止也。戊午渡河而誓,既誓而止于河之北。[疏]传“次止”至“之北”○正义曰:“次”是止舍之名,《穀梁传》亦云:“次,止也。”序云“一月戊午,师渡孟津”,则师以
  • 31 卷十一 泰誓下第三 时厥明,王乃大巡六师,明誓众士。是其戊午明日,师出以律,三申令之,重难之义。众士,百夫长已上。○令,力政反。重,直用反。长,丁丈反。已音以。上,时掌反。[疏]传“是其”至“已上”○正
  • 32 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 周书惟十有一年,武王伐殷。周自虞芮质厥成,诸侯并附,以为受命之年。至九年而文王卒,武王三年服毕,观兵孟津,以卜诸侯伐纣之心。诸侯佥同,乃退以示弱。○芮,如锐反。虞、芮,二国名。佥
  • 33 卷十 西伯戡黎第十六 殷始咎周,咎,恶。○咎,其九反,马云:“咎周者,为周所咎。周人乘黎。乘,胜也。所以见恶。○黎,力兮反,国名,《尚书大传》作耆。祖伊恐,祖己后贤臣。奔告于受,受,纣也,音相乱。帝乙之子,嗣立,暴
  • 34 卷十 微子第十七 殷既错天命,错,乱也。○错,七各反,马云:“废也。”微子作诰父师、少师。告二师而去纣。○少,诗照反。

[疏]“殷既”至“少师”○正义曰:殷纣既暴虐无道,错乱天命,其兄微子知
  • 35 卷十 高宗肜日第十五 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雊,耳不聪之异。雊,鸣。○雊,工豆反。祖已训诸王,贤臣也,以训道谏王。○己音纪。作《高宗肜日》、《高宗之训》。所以训也,亡。○肜音融。[疏]“高宗”至
  • 36 卷十 说命中第十三 惟说命总百官,在冢宰之任。○总音揔。[疏]“惟说命总百官”○正义曰:惟此傅说,受王命总百官之职,谓在“冢宰之任”也。说以官高任重,乃进言於王,故史特标此句为发言之端也。乃进于
  • 37 卷十 说命下第十四 王曰:“来,汝说。台小子旧学于甘盘,学先王之道。甘盘,殷贤臣有道德者。○台音怡。[疏]“王曰”至“甘盘”○正义曰:“旧学于甘盘”谓为王子时也。《君奭》篇周公仰陈殷之贤臣云:“
  • 38 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 盘庚既迁,奠厥攸居,乃正厥位,定其所居,正郊庙朝社之位。○奠,田荐反。朝,直遥反。绥爰有众,曰:“无戏怠,懋建大命。安於有众,戒无戏怠,勉立大教。今予其敷心腹肾肠,历告尔百姓于朕志。布
  • 39 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 高宗梦得说,盘庚弟小乙子,名武丁,德高可尊,故号高宗。梦得贤相,其名曰说。○说,本又作兑,音悦,注及下篇同。相,息亮反。下同。使百工营求诸野,得诸傅岩,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求之於野,得
  • 40 卷九 盘庚中第十 盘庚作,惟涉河以民迁。为此南渡河之法,用民徙。乃话民之弗率,诞告用亶其有众。话,善言。民不循教,发善言大告用诚於众。○话,胡快反,马云:“告也,言也。”诞,徐音但。亶,丁但反,马本作单
  • 41 卷八 咸有一德第八 伊尹作《咸有一德》。言君臣皆有纯一之德,以戒太甲。[疏]“伊尹作《咸有一德》”○正义曰:太甲既归於亳,伊尹致仕而退,恐太甲德不纯一,故作此篇以戒之。经称尹躬及汤咸有一德,言己
  • 42 卷九 盘庚上第九 盘庚五迁,将治亳殷,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,盘庚治亳殷。○盘,本又作般,步干反。治,直吏反。民咨胥怨,胥,相也。民不欲徙,乃咨嗟忧愁,相与怨上。○胥,徐思馀反。怨,纡万反。作《盘庚》三篇。
  • 43 卷八 太甲中第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,汤以元年十一月崩,至此二十六月,三年服阕。○阕,苦穴反。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。冕,冠也。逾月即吉服。○冕音免。[疏]“惟三”至“于亳”○正义曰:周制,君薨之
  • 44 卷八 太甲下第七 伊尹申诰于王曰:“呜呼!惟天无亲,克敬惟亲。言天於人无有亲疏,惟亲能敬身者。[疏]“伊尹申诰于王”○正义曰:伊尹以至忠之心喜王改悔,重告於王,冀王大善,一篇皆诰辞也。天亲克敬,民归
  • 45 卷八 太甲上第五 太甲既立,不明,不用伊尹之训,不明居丧之礼。伊尹放诸桐。汤葬地也。不知朝政,故曰放。○朝,直遥反。三年复归于亳,思庸,念常道。伊尹作《太甲》三篇。[疏]“太甲”至“三篇”○正义
  • 46 卷八 汤诰第三 汤既黜夏命,黜,退也,退其王命。复归于亳,作《汤诰》。汤诰以伐桀大义告天下。[疏]“汤既”至“汤诰”○正义曰:汤既黜夏王之命,复归于亳,以伐桀大义诰示天下。史录其事,作《汤诰》。
  • 47 卷八 伊训第四 成汤既没,太甲元年,太甲,太丁子,汤孙也。太丁未立而卒,及汤没而太甲立,称元年。伊尹作《伊训》、《肆命》、《徂后》。凡三篇,其二亡。[疏]“成汤”至“徂后”○正义曰:成汤既没,其岁
  • 48 卷八 汤誓第一 《释文》:凡三十四篇,十七篇存。商书伊尹相汤,伐桀,升自陑,桀都安邑,汤升道从陑,出其不意。陑在河曲之南。○相,息亮反。汤如字。马云:“俗儒以汤为谥,或为号。号者似非其意,言谥近之。
  • 49 卷八 仲虺之诰第二 汤归自夏,至于大坰,自三朡而还。大坰,地名。○夏,亥雅反。坰,故萤反,徐,钦萤反,又古萤反。仲虺作诰。为汤左相,奚仲之后。○虺,许鬼反。诰,故报反。相,息亮反。奚,弦鸡反。[疏]“汤归”至
  • 50 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,启子也。盘于游田,不恤民事,为羿所逐,不得反国。昆弟五人须于洛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,怨其不反,故作歌。○五子名字,书传无闻,仲康盖其一也。
  • 51 卷七 胤征第四 羲和湎淫,废时乱日,羲氏、和氏,世掌天地四时之官,自唐虞至三代,世职不绝。承太康之后,沈湎於酒,过差非度,废天时,乱甲乙。○湎,徐音缅,面善反。差,初卖反,又初佳反。胤往征之,作《胤征》。
  • 52 卷七 甘誓第二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,作《甘誓》。夏启嗣禹位,伐有扈之罪。○启,禹子,嗣禹为天子也。扈音户。有扈,国名,与夏同姓。马云:“姒姓之国,为无道者。”案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。甘,有扈郊地
  • 53 卷五 益稷第五 益稷禹称其人,因以名篇。

[疏]传“禹称”至“名篇”○正义曰:禹言“暨益”、“暨稷”,是禹称其二人,二人佐禹有功,因以此二人名篇。既美大禹,亦所以彰此二人之功也。禹先
  • 54 卷六 禹贡第一 夏书

禹别九州,分其圻界。○别,彼列反。九州,《周公职录》云:“黄帝受命,风后受图,割地布九州。”《鄹子》云:“中国为赤县,内有九州。”《春秋说题辞》云:“州之言殊也。”
  • 55 卷四 皋陶谟第四 皋陶谟谟,谋也。皋陶为帝舜谋。○为,于伪反。[疏]传“谟谋”至“舜谋”○正义曰:孔以此篇惟与禹言,嫌其不对帝舜,故言“为帝舜谋”。将言“为帝舜谋”故又训“谟”为谋,以详其文。
  • 56 卷三 舜典第二 ○《释文》:“王氏注,相承云:‘梅颐上孔氏传《古文尚书》,云《舜典》一篇。’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,故取王注从‘谨徽五典’以下为《舜典》,以续孔传徐仙民亦音此本,今依旧音之。”&#
  • 57 卷四 大禹谟第三 ○《释文》:“徐云:‘本《虞书》裛为一卷,凡十二卷,今依《七志》、《七录》为十三卷。’”皋陶矢厥谟,矢,陈也。○皋音高。陶音遥。禹成厥功,陈其成功。帝舜申之。申,重也,重美二子之
  • 58 卷二 尧典第一 ○《释文》:“凡十六篇,十一篇亡,五篇见存。”[疏]“古文尚书尧典第一”。○正义曰:检古本并石经,直言“《尧典》第一”,无“古文尚书”。以孔君从隶古,仍号“古文”,故后人因而题於
  • 59 卷一 尚书序 《尚书》序《释文》:“此孔氏所作,述《尚书》起之时代,并叙为注之由。故相承讲之,今依旧为音。”

[疏]正义曰:道本冲寂,非有名言。既形以道生,物由名举,则凡诸经史,因物立名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