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文言文 > 扬雄传翻译赏析

文言文

扬雄传
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,“五四运动”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。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。春秋战国时期,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,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、丝绸等物。随着历史变迁,口语的演变,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,“文言文”成了读书人的专用。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,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。其特征是注重典故、骈骊对仗、音律工整,包含策、诗、词、曲、八股、骈文等多种文体。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,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“古文运动”,主张回归通俗古文。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,为了便于阅读理解,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。

扬雄传

书籍:文言文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11-26
扬雄,宇子云,蜀郡成都人也。雄少而好学,博览无所不见,默而好深沉之思。清静亡为,少耆①欲,家产不过十金,乏无儋石②之储,晏如也。自有大度,非圣哲之书不好也;非其意,虽富贵不事也。
雄尝好辞赋。先是时,蜀有司马相如,作赋甚弘丽温雅,雄心壮之,每作赋,常拟之以为式。又怪屈原文过相如,至不容,作《离骚》,自投江而死。悲其文,读之未尝不流涕也。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,不得时则龙蛇。遇不遇,命也。何必湛③身哉!乃作书,往往摭《离骚》文而反之,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,名曰《反离骚》。
初,雄年四十余,自蜀来至游京师,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,召以为门下史,荐雄待诏。岁余,奏《羽猎赋》,除为郎,给事黄门,与王莽、刘歆并。哀帝之初,又与董贤同官。当成、哀、平间,莽、贤皆为三公,权倾人主,所荐莫不拔擢,而雄三世不徒官。及莽篡位,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,雄复不侯,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。恬于势利乃如是。
於时,刘歆及范逡敬焉,而桓谭以为绝伦。桓谭曰:“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,而论不诡于圣人,若使遭遇明君,更阅贤知,为所称善,则必度越诸子矣。”

《扬雄传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筑构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建造。 建造: 建筑;修建:建造房屋 ㄧ建造花园。 构(構)gòu ㄍㄡˋ 结成,组合,造:构造。构思。构图。虚构。构筑。构想。 作品:佳构。 落叶乔木,叶卵形,花淡绿色。木材可制器
  • 《枝体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肢体。枝,通“肢”。 肢体: 犹躯体。 体(體)tǐ ㄊㄧˇ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
  • 《童竖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未成年的宦官。 2.小孩。 小孩: 1.亦作“小孩子”。 2.儿童;幼儿。 3.年幼或年轻的子女。 4.泛指未成年的人。有时也用作年轻人对长辈的自称。 宦官: 君主时代
  • 《伤秋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悲秋,对秋景而伤感。 秋景: 秋天的景色。 伤感: 想到难过的事而悲伤:无限伤感|伤感不已。 悲秋: 对萧瑟秋景而伤惑。语出《楚辞.九辩》:“悲哉!秋之为气也。萧瑟兮,草木摇落而
  • 《流匙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古代舀食物的器具。 器具: 用具。 食物: 1.吃的和其他东西。 2.偏指吃的东西。 3.吃粮食等。 古代: 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(区别于‘近代、现代’)。在我国历史分期
  • 《良史之才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良史:旧指有学识,记事无所隐讳的史官。形容优秀史官的才能。 优秀: (成绩、品行等)极好:成绩优秀|优秀学生。 记事: ①把事情记录下来:记事册。 ②记述历史经过。 学识: 学术上
  • 《烂斑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犹斑烂。灿烂多彩。 灿烂: 1.明亮貌;鲜明貌。 2.华丽;绚丽。 3.形容文辞华美。 4.形容事情或事业辉煌;美好。 斑bān ㄅㄢˉ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
  • 《慨当以慷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与“慷慨”意思相同,指充满正气,情绪激动。“当以”无实际意义。 激动: ①(感情)因受刺激而冲动:情绪激动。 ②使感情冲动:激动人心。 ③激荡。 充满: 1.布满;填满。 2.自满;
  • 《浮皮潦草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 仔细: ①细心:仔细检查。 ②小心;当心:那里危险,你可要仔细。 扎实: ①结实;坚实:身体扎实|基础扎实。 ②踏实:工作扎实|心里不扎实。
  • 《漫地漫天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漫地漫天成语读音:màn dì màn tiān成语解释:漫:满。充满天地之间。形容数量极多,到处皆是。亦作“漫天漫地”。成语出处:元·谷子敬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可早漫地漫天,更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