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幼学琼林 > 贫富翻译赏析

幼学琼林

贫富
《幼学琼林》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,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。本书最早名为《幼学须知》,又称《成语考》、《故事寻源》。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、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、民国时人费有容、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。《幼学琼林》是骈体文写成的,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,容易诵读,便于记忆。全书内容广博、包罗万象,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。人称“读了《增广》会说话,读了《幼学》会读书”。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,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,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、天文地理、典章制度、风俗礼仪、生老病死、婚丧嫁娶、鸟兽花木、朝廷文武、饮食器用、宫室珍宝、文事科第、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。

贫富

书籍:幼学琼林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04-14

命之修短有数,人之富贵在天。

惟君子安贫,达人知命。

贯朽粟陈,称羡财多之谓;紫标黄榜,封记钱库之名。

贪爱钱物,谓之钱愚;好置田宅,谓之地癖。

守钱虏,讥蓄财而不散;落魄夫,谓失业之无依。

贫者地无立锥,富者田连阡陌。

室如悬磬,言其甚窘;家无儋石,谓其极贫。

无米曰在陈,守死曰待毙。

富足曰殷实,命蹇曰数奇。

甦涸鲋,乃济人之急;呼庚癸,是乞人之粮。

家徒壁立,司马相如之贫;扊扅为炊,秦百里奚之苦。

鹄形菜色,皆穷民饥饿之形;炊骨爨骸,谓军中乏粮之惨。

饿死留君臣之义,伯夷叔齐;资财敌王公之富,陶朱倚顿。

石崇杀妓以侑酒,恃富行凶;何曾一食费万钱,奢侈过甚。

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,真是剜肉医疮;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,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,庶几遇荒有备。

贫士之肠习黎苋,富人之口厌膏粱。

石崇以蜡代薪,王恺以饴沃釜。

范丹土灶生蛙,破甑生尘;曾子捉襟见肘,纳履决踵,贫不胜言;韦庄数米而饮,称薪而爨,俭有可鄙。

总之饱德之士,不愿膏粱;闻誉之施,奚图文绣?

《贫富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资赋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天资禀赋。 天资: 天生的资质,指人的智能:天资聪颖|很高的天资。 禀赋: 人的品性、智力、体魄等方面的整体素质:禀赋优良。 资(資)zī ㄗˉ 财物,钱财:资源。物资。资财。资
  • 《郁閟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犹郁闭。 郁闭: 阻塞不通。 閟bì ㄅㄧˋ 古同“闭”:“君之门兮九重閟。” 掩蔽:“绾愈恐,閟匿。” 止;尽:“我思不閟。” 幽静:“肃肃僧寮清,穆穆禅宫閟。” 古通“秘
  • 《申着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明文公布。 明文: 1.明确的文字记载;法令﹑规章等之见于文字者。 2.犹明德。 公布: (政府机关的法律、命令、文告,团体的通知事项)公开发布,使大家知道:公布于众ㄧ公布新宪法ㄧ
  • 《弃废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犹废弃;不用。 不用: 1.不听从;不采纳。 2.不应用;废弃。 3.不为所用。 4.不必;无须。 5.中医术语。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谓之不用。 废弃: 抛弃不用:把废弃的土地变成
  • 《剧劳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过度劳顿。 劳顿: 〈书〉劳累:旅途劳顿。 过度: 超过适当的限度:过度疲劳丨过度兴奋。 剧(劇)jù ㄐㄩˋ 厉害,猛烈,迅速:剧变。剧痛。剧烈。剧毒。加剧。 文艺的一种形式,
  • 《激哇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激昂高亢的歌声。 歌声: 唱歌的声音:欢乐的歌声ㄧ歌声四起。 激昂: (情绪、语调等)激动昂扬:激昂慷慨 ㄧ群情激昂。 高亢: ①(声音)高而洪亮:高亢的歌声。 ②(地势)高:计划平整七十
  • 《凑拍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见“凑泊”。 凑泊: 1.凝合;聚合。 2.凑合;拼凑。 3.促成;形成。 4.附着。 5.凑巧。 拍pāi ㄆㄞˉ 用手掌打:拍击。拍掌。拍抚。拍案叫绝。 浪涛冲击:拍岸。 拍
  • 《蝉鬓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亦作“蝉髩”。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。两鬓薄如蝉翼,故称。亦借指妇女。 蝉翼: 1.蝉的翅膀。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。 2.引申为轻视。 3.借指蝉鬓。 发式: 头发梳理成
  • 《朱云折槛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朱云折槛成语读音:zhū yún shé jiàn成语解释:朱云:汉代人名。折槛:折断栏杆。朱云折断了栏杆。形容敢于直言进谏。成语造句:无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  • 《鸾舆凤驾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鸾舆凤驾成语读音:luán yú fèng jià成语解释:指华丽的宫廷车乘。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》:“金樽玉杯,不能使薄洒更厚;鸾舆凤驾,不能使驽马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