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论衡 > 佚文篇第六十一翻译赏析

论衡

佚文篇第六十一
《论衡》一书相传为东汉思想家王充(公元27年-97年)所作,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(公元88年),现存文章有85篇(其中的《招致》仅存篇目,实存84篇)。《论衡》细说微论,解释世俗之疑,辨照是非之理,即以“实”为根据,疾虚妄之言。“衡”字本义是天平,《论衡》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。它的目的是“冀悟迷惑之心,使知虚实之分”(《论衡·对作》篇),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。《论衡》是王充的代表作品,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,现存文章有85篇(其中的《招致》仅存篇目,实存84篇)。该书被称为“疾虚妄古之实论,讥世俗汉之异书。”

佚文篇第六十一

书籍:论衡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04-14

孝武皇帝封弟为鲁恭王。恭王坏孔子宅以为宫,得佚《尚书》百篇,《礼》三百,《春秋》三十篇,《论语》二十一篇,闻弦歌之声,俱复封涂,上言武帝。武帝遣吏发取,古经《论语》,此时皆出。经传也而有〔闻〕弦歌之声,文当兴於汉,喜乐得闻之祥也。当传於汉,寝藏墙壁之中,恭王〔闻〕之,圣王感动弦歌之象。此则古文不当掩,汉俟以为符也。孝成皇帝读百篇《尚书》,博士郎吏莫能晓知,征天下能为《尚书》者。东海张霸通《左氏春秋》,案百篇序,以《左氏》训诂造作百二篇,具成奏上。成帝出秘《尚书》以考校之,无一字相应者,成帝下霸於吏,吏当器辜大不谨敬。成帝奇霸之才,赦其辜,亦不〔灭〕其经,故百二《尚书》传在民间。孔子曰“才难”,能推精思,作经百篇,才高卓遹,希有之人也。成帝赦之,多其文也。虽奸非实,次序篇句,依倚事类,有似真是,故不烧灭之。疏一椟,相遣以书,书十数札,奏记长吏,文成可观,读之满意,百不能一。张霸推精思至於百篇,汉世〔寡〕类,成帝赦之,不亦宜乎?杨子山为郡上计吏,见三府为《哀牢传》不能成,归郡作上,孝明奇之,征在兰台。夫以三府掾吏,丛积成才,不能成一篇。子山成之,上览其文。子山之传,岂必审是?传闻依为之有状,会三府之士,终不能为,子山为之,斯须不难。成帝赦张霸,岂不有以哉?

孝武之时,诏百官对策,董仲舒策文最善。王莽时,使郎吏上奏,刘子骏章尤美。美善不空,才高知深之验也。《易》曰:“圣人之情见於辞。”文辞美恶,足以观才。永平中,神雀群集,孝明诏上《〔神〕爵颂》,百官颂上,文皆比瓦石,唯班固、贾逵、傅毅、杨终、侯讽五颂金玉,孝明览焉。夫以百官之众,郎吏非一,唯五人文善,非奇而何?孝武善《子虚》之赋,征司马长卿。孝成玩弄众书之多,善扬子云,出入游猎,子云乘从。使长卿、桓君山、子云作吏,书所不能盈牍,文所不能成句,则武帝何贪?成帝何欲?故曰:“玩扬子云之篇,乐於居千石之官;挟桓君山之书,富於积猗顿之财。”

韩非之书,传在秦庭,始皇叹曰:“独不得与此人同时!“陆贾《新语》,每奏一篇,高祖左右,称曰万岁。夫叹思其人,与喜称万岁,岂可空为哉?诚见其美,欢气发於内也。候气变者,於天不於地,天,文明也。衣裳在身,文着於衣,不在於裳,衣法天也。察掌理者左不观右,左文明也。占在右,不观左,右,文明也。《易》曰:“大人虎变其文炳,君子豹变其文蔚。”又曰:“观乎天文,观乎人文。”此言天人以文为观,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。高祖在母身之时,息於泽陂,蛟龙在上,龙觩炫耀;及起,楚望汉军,气成五采;将入咸阳,五星聚东井,星有五色。天或者憎秦,灭其文章;欲汉兴之,故先受命以文为瑞也。

恶人操意,前後乖违。始皇前叹韩非之书,後惑李斯之议;燔《五经》之文,设挟书之律。五经之儒,抱经隐匿,伏生之徒,窜藏土中。殄贤圣之文,厥辜深重,嗣之及孙。李斯创议,身伏五刑。汉兴,易亡秦之轨,削李斯之迹。高祖始令陆贾造书,未兴《五经》。惠、景以至元、成,经书并修。汉朝郁郁,厥语所闻,孰与亡秦?王莽无道,汉军云起,台阁废顿,文书弃散。光武中兴,修存未详。孝明世好文人,并征兰台之官,文雄会聚。今上即〔命〕,诏求亡失,购募以金,安得不有好文之声!唐、虞既远,所在书散;殷、周颇近,诸子存焉。汉兴以来,传文未远,以所闻见,伍唐、虞而什殷、周,焕炳郁郁,莫盛於斯!天晏,者星辰晓烂;人性奇者,掌文藻炳。汉今为盛,故文繁凑也。

孔子曰:“文王既殁,文不在兹乎!”文王之文,传在孔子。孔子为汉制文,传在汉也。受天之文。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,诸子传书为文,造论著说为文,上书奏记为文,文德之操为文。立五文在世,皆当贤也。造论著说之文,尤宜劳焉。何则?发胸中之思,论世俗之事,非徒讽古经、续故文也。论发胸臆,文成手中,非说经艺之人所能为也。周、秦之际,诸子并作,皆论他事,不颂主上,无益於国,无补於化。造论之人,颂上恢国,国业传在千载,主德参贰日月,非适诸子书传所能并也。上书陈便宜,奏记荐吏士,一则为身,二则为人。繁文丽辞,无上书文德之操。治身完行,徇利为私,无为主者。夫如是,五文之中,论者之文多矣。则可尊明矣。

孔子称周曰:“唐、虞之际,於斯为盛,周之德,其可谓至德已矣!”孔子,周之文人也,设生汉世,亦称汉之至德矣。赵他王南越,倍主灭使,不从汉制,箕踞椎髻,沉溺夷俗。陆贾说以汉德,惧以帝威,心觉醒悟,蹶然起坐。世儒之愚,有赵他之惑;鸿文之人,陈陆贾之说。观见之者,将有蹶然起坐,赵他之悟。汉氏浩烂,不有殊卓之声。文人之休,国之符也。

望丰屋知名家,睹乔木知旧都。鸿文在国,圣世之验也。孟子相人以眸子焉,心清则眸子了,了者,目文了也。夫候国占人,同一实也。国君圣而文人聚,人心惠而目多采。蹂蹈文锦於泥涂之中,闻见之者,莫不痛心。知文锦之可惜,不知文人之当尊,不通类也。天文人文,文岂徒调墨弄笔,为美丽之观哉?载人之行,传人之名也。善人愿载,思勉为善;邪人恶载,力自禁裁。然则文人之笔,劝善惩恶也。谥法所以章善,即以著恶也。加一字之谥,人犹劝惩,闻知之者,莫不自勉。况极笔墨之力,定善恶之实,言行毕载,文以千数,传流於世,成为丹青,故可尊也。

扬子云作《法言》,蜀富人赍钱千万,愿载於书。子云不听,“夫富无仁义之行,〔犹〕圈中之鹿,栏中之牛也,安得妄载?班叔皮续《太史公书》,载乡里人以为恶戒。邪人枉道,绳墨所弹,安得避讳?是故子云不为财劝,叔皮不为恩挠。文人之笔,独已公矣!贤圣定意於笔,笔集成文,文具情显,後人观之,以〔见〕正邪,安宜妄记?足蹈於地,迹有好丑;文集於礼,志有善恶。故夫占迹以睹足,观文以知情。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《论衡》篇以十数,亦一言也,曰:“疾虚妄。”

《佚文篇第六十一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赢朒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犹言赢缩﹐赢馀与不足。 赢缩: 1.进退。 2.长短。 3.过和不及。引申指人生遭遇之荣辱。 4.指财物之多少;有馀和不足。 5.指水的涨落。 不足: 1.不充足,不够。 2.不
  • 《树懒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哺乳动物的一种。形状略似猴,产于热带森林中。动作迟缓,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,故称。 动作: ①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:这一节操有四个动作ㄧ动作敏捷。 ②活动;行
  • 《虑表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思虑所不及之处。 2.犹意外。 不及: 1.赶不上;来不及。 2.不如;比不上。 3.不到。 4.犹未达,不识。 思虑: 1.思索考虑。 2.犹心智,心思。 意外: 1.料想不到;意
  • 《列卿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指九卿。 九卿: 中央行政官员的合称。各代所指不同。秦汉以奉常(太常)、郎中令(光禄勋)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(大鸿胪)、宗正、治粟内史(大司农)、少府为九卿。魏晋以
  • 《救国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拯救祖国,使免于危亡:救国救民 ㄧ抗日救国运动。 [save the nation] 拯救祖国,使其出于危亡 救国运动 运动: ①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移动的现象:运动抑扬,更相动薄。 ②物质的存
  • 《监视户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下等娼妓。 娼妓: 原指从事歌舞的女艺人,后称卖淫的女子。 下等: 1.据《周礼》,天子有事会诸侯,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。坛之阶有三层,分为上中下三等。由地而上,其第一层为下
  • 《干宇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天界。 2.天下,指全境。 天界: 1.犹天际。 2.佛教语。十界之一。包括六欲天﹑四禅天和四空天。 3.犹上界。 天下: 1.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;全国。 2.指全
  • 《封嘴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①封口 ②:先不要封嘴,再考虑一下。 ②使人不说话:他想封住我的嘴,办不到。 使人: 佣人,奴仆。 不要: 表示禁止和劝阻。 办不到: 不可能做到的。 封口: (封口儿) ①封闭张开的地
  • 《地丑德齐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同类: 1.指同姓。 2.同一种类。 3.指同一类人。如同僚﹑同辈﹑同行﹑同伙等。 一样: 1.同样;没有差别。 2.表示相似。 3.一
  • 《刀切豆腐两面光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比喻为人圆滑,两面讨好。 两面光: 两个面都光滑。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,两边做好人。 圆滑: 形容为人世故而不诚恳,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:处世圆滑|做事圆滑|生性圆滑。 两面讨好: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