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道德经 > 老子第三十九章翻译赏析

道德经

老子第三十九章
《道德经》,春秋时期老子(李耳)的哲学作品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道德经分上下两篇,原文上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,后改为《道经》37章在前,第38章之后为《德经》,并分为81章。《道德经》文本以哲学意义之“道德”为纲宗,论述修身、治国、用兵、养生之道,而多以政治为旨归,乃所谓“内圣外王”之学,文意深奥,包涵广博,被誉为万经之王。《道德经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,对传统哲学、科学、政治、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《道德经》是除了《圣经》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
老子第三十九章

书籍:道德经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04-14
原文

昔之得一①者,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;神得一以灵②;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;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。其致之也④,谓⑤天无以清⑥,将恐裂;地无以宁,将恐废⑦;神无以灵,将恐歇⑧;谷无以盈,将恐竭⑨;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;候王无以正⑩,将恐蹶⑾。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是以候王自称⑿孤、寡、不谷⒀。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故至誉无誉⒁。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,珞珞如石⒃。

译文

往昔曾得到过道的:天得到道而清明;地得到道而宁静;神(人)得到道而英灵;河谷得到道而充盈;万物得到道而生长;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。推而言之,天不得清明,恐怕要崩裂;地不得安宁,恐怕要震溃;人不能保持灵性,恐怕要灭绝;河谷不能保持流水,恐怕要干涸;万物不能保持生长,恐怕要消灭;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,恐怕要倾覆。所以贵以贱为根本,高以下为基础,因此侯王们自称为“孤”、“寡”、“不谷”,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?不是吗?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。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,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。

注释

1、得一:即得道。

2、神得一以灵:神或指人。灵:灵性或灵妙。

3、正:一本作“贞”。意为首领。

4、其致之也:推而言之。

5、谓:假如说。帛书作“胃”。

6、天无以清:天离开道,就得不到清明。

7、废:荒废。

8、歇:消失、绝灭、停止。

9、竭:干涸、枯竭。

10、正:一本作“高贵”,一本作“贞”。

11、蹶:跌倒、失败、挫折。

12、自称:一本作“自谓”。

13、孤、寡、不谷:古代帝王自称为“孤”、“寡人”、“不谷”。不谷即不善的意思。

14、至誉无誉: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。

15、琭琭:形容玉美的样子。

16、珞珞:形容石坚的样子。

引语

这一章讲“道”的普遍意义。前半段段论述“道”的作用,天地万物都来源于“道”,或者说,“道”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,如果失去了“道”,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。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间,告诫统治者从“道”的原则出发,并常要能“处下”、“居后”、“谦卑”,即贵以贱为根本,高以下为基础,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,就没有高贵的侯王。因而在本章的内容中,同样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。

评析

在《道德经》里,老子经常以“一”来代称“道”,如二十二章的“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”。本章中,老子连续七次使用“一”字,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。杨兴顺说:“一切在流动着,一切在变化着,但老子认为,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。‘天得一以清’……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,企图削弱矛盾,遏阻矛盾的尖锐化,为着这一目的,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。”(《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》)事实上,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,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,因而他突出“一”,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,而且是物质的。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,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,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,最终归于统一。所以,他一再使用“一”,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。在人类社会而言,老子也强调统一,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“道”,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。这个准绳是什么?老子说,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”。侯王应该认识到“贱”、“下”是自己的根基。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,还是质朴更好一些。总而言之,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、重要性、不论是天、地、神、谷、万物、侯王,都是来源于道,如果失去了道,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。

《老子第三十九章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御仆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驾驭车马的仆役。 2.借指车马。 3.《周礼》官名,夏官之属。为王者侍从之官。掌理群吏庶民之奏吿,奉王命吊劳及处理其他琐事。 官名: 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
  • 《赏慨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称赏慨叹。 称赏: 称赞欣赏。 慨叹: 有所感触而叹息:不胜慨叹ㄧ慨叹不已。 赏(賞)shǎng ㄕㄤˇ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:赏金。赏赐。奖赏。赏罚分明
  • 《人心难测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。 探测: 1.探求测度。 2.测量。 内心: 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。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,到三边的距离相等。内心在三角形形内。
  • 《内臣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国内的臣僚。亦指属下的诸侯。 2.宫廷的近臣。 3.指宦官,太监。 (1) [domestic(internal) minister]∶国内臣僚 举国为内臣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(2) [internal off
  • 《藐小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微小:个人的力量是藐小的|见藐小微物,必细察其纹理。 纹理: 物体上的条纹:柳桉木的纹理很清晰。 微物: 1.细小的东西;小的生物。 2.喻指卑下者。 3.作自称之谦词。 4.菲
  • 《道巾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道士的软帽。 软帽: 1.一种没有帽舌或硬胎的毛帽或棉帽。 2. ——见“贝蕾帽”。 道士: ①指奉守道教经典规戒并熟习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。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职业者。有出
  • 《百昌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指各种生物。 各种: 1.指诸多物类。 2.犹言各式各样。 生物: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,包括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。生物的个体都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,使自己得以生长和
  • 《味如鸡肋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味如鸡肋成语读音:wèi rú jī lèi成语解释: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 >> 味如鸡肋的故事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
  • 《列传第四十九》 原文翻译 - - 明史 - - 周新 李昌祺萧省身 陈士启 应履平 林硕 况钟硃胜 陈本深罗以礼 莫愚 赵泰 彭勖孙鼎 夏时 黄润玉 杨瓚王懋 叶锡赵亮 刘实 陈选 夏寅 陈壮 张昺 宋端仪周
  • 《卷三百九》 原文翻译 - -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- - △初分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之二具寿善现白佛言:世尊,何因缘故。色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。受想行识亦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性。世尊,何因缘故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