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道德经 > 老子第三十二章翻译赏析

道德经

老子第三十二章
《道德经》,春秋时期老子(李耳)的哲学作品,又称《道德真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道德经分上下两篇,原文上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,后改为《道经》37章在前,第38章之后为《德经》,并分为81章。《道德经》文本以哲学意义之“道德”为纲宗,论述修身、治国、用兵、养生之道,而多以政治为旨归,乃所谓“内圣外王”之学,文意深奥,包涵广博,被誉为万经之王。《道德经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,对传统哲学、科学、政治、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《道德经》是除了《圣经》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
老子第三十二章

书籍:道德经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04-14
原文

道常无名,朴①。虽小②,天下莫能臣③。候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宾④。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⑤。始制有名⑥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⑦。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⑧。

译文

“道”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,它虽然很小不可见,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。侯王如果能够依照“道”的原则治理天下,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。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,就会降下甘露,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。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,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,任命各级官长办事。名分既然有了,就要有所制约,适可而止,知道制约、适可而止,就没有什么危险了。“道”存在于天下,就像江海,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,使万物自然宾服。

注释

1、无名、朴:这是指“道”的特征。

2、小:用以形容“道”是隐而不可见的。

3、莫能臣:臣,使之服从。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。

4、自宾:宾,服从。自将宾服于“道”。

5、自均:自然均匀。

6、始制有名:万物兴作,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。名,即名分,即官职的等级名称。

7、可以不殆:不殆,没有危险。

8、犹川谷之于江海:之于,流入;一说正文应为“道之在天下,譬犹江海之与川谷”。

引语

这一章讲了“无名”、“有名”、“知止”,“无名”、“有名”不是第一章中以“无”名、以“有”名的“无”和“有”的概念。“无名”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,所以称之为“朴”。所以,本章表达了老子的“无为”的政治思想,认为侯王若能依照“道”的法则治天下,顺应自然,那样,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。老子用“朴”来形容“道”的原始“无名”的状态,这种原始质朴的“道”,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,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。立制度、定名分、设官职,不可过分,要适可而止,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。老子认为,“名”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根源。

评析

任继愈认为“老子的哲学,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,都具有这种素朴的、直观的特点,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。老子对世界的本原,说‘无以名之,字之曰道,强名之曰‘大’,又把道叫做‘朴’(通常无名,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)。有时把道叫做‘无名’(一章,“无名,天下之始”。三十二章,“道常无名”。三十七章,“……镇之以无名之朴”。四十一章,“道隐无名”)。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,实在是混然一体‘无’名或‘朴’。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,与老子的原意不合。”(引自《老子哲学讨论集》,第20页)我们知道,《道德经》里所讲的“道”,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。“道”是永恒的,既如无名之朴,是极幽微的;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。张松如说,老子的所谓“道”,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,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。但是从另一方面看,“道”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“无名、朴”,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,在整个“大、逝、远、反”的进程中,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质和现象、形式和内容、可能和现实、以及动静、因果等等关系性的辩证范畴。

《老子第三十二章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迷败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迷乱衰败。 衰败: 衰落败坏。 迷乱: 迷惑错乱:眼光迷乱|心神迷乱。 败(敗)bài ㄅㄞˋ 输,失利,不成功,与“胜”相对:败北。败退。败绩(a.连队溃败;b.事业的失利)。败诉。败笔。败局
  • 《炉料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加入冶炼炉的矿石和其他催化材料。 [furnace charge; furnace burden] 加入冶炼炉的矿石和其他催化材料 催化: 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,加进某种物质而使反应速度加快或延缓:催
  • 《墐泥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用粘土和的泥。 粘土: 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,潮湿时是可塑的,焙烧后是坚硬的,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,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
  • 《焦元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见“焦原”。 焦原: 1.巨石名。 2.引申喻戒惧。 3.亦作“焦元”。干旱的土地。 元yuán ㄩㄢˊ 头、首、始、大:元凶。元首。元旦。元年。元勋。元帅。状元(科举考
  • 《阿其所好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阿:曲从;其:他的;好:爱好。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。 [pander to sb.’s whims] 迎合别人的喜爱 吾何能阿其所好为?——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 好感: 对人对事满意
  • 《得也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犹言得了。 2.应答之词。犹言明白啦。 得了: 1.得以明白。 2.了结。 3.犹言了得。用在惊讶﹑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,表示情况严重,没法收拾。 明白: 1.清楚;明确
  • 《逋逃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逃亡;流亡。 2.逃亡的罪人;流亡者。 3.谓藏纳。 (1) [flee;abscond]∶逃亡;逃窜 千计逋逃 (2) [runaway]∶逃亡的罪人;流亡的人 罪人: 1.有罪的人。 2.归罪于人。
  • 《白水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所不与舅氏同心者﹐有如白水!”杨伯峻注:“‘有如白水’即‘有如河’﹐意谓河神鉴之﹐《晋世家》译作‘河伯视之’是也。”后遂用作誓词﹐表示信守不移。
  • 《生米作成熟饭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生米作成熟饭成语读音: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这个当儿,珍姑娘的头是磕了,脸是开
  • 《勤学苦练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勤学苦练成语读音:qín xué kǔ zh成语解释: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成语出处: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成语造句:他的儿子听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