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古文名篇 > 文言文 > 孔孟论学翻译赏析

文言文

孔孟论学
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,“五四运动”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。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。春秋战国时期,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,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、丝绸等物。随着历史变迁,口语的演变,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,“文言文”成了读书人的专用。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,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。其特征是注重典故、骈骊对仗、音律工整,包含策、诗、词、曲、八股、骈文等多种文体。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,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“古文运动”,主张回归通俗古文。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,为了便于阅读理解,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。

孔孟论学

书籍:文言文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-11-26
孔子曰
子曰:“吾十有(yòu)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《论语·为政》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(wǎng),思而不学则殆(dài)。”
《论语·为政》
子贡问曰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
《论语·公冶长》
子曰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(kuì),止,吾止也!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!”
《论语·子罕》
孟子曰:“无或乎王之不智也。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(pù)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吾见亦罕矣,吾退而寒之者至矣,吾如有萌焉何哉?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;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诲二人弈: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(hú)将至,思援弓缴(zhuó)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为是其智弗若与?曰:非然也。”
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孟子曰:“尽信《书》,则不如无《书》。吾于《武成》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仁人无敌于天下,以至仁伐至不仁,而何其血之流杵(chǔ)也。”
《孟子·尽心下》

《孔孟论学》相关文章

  • 《眦血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眼眶瞪裂而出的血。犹血泪。 眼眶: 1.亦作“眼匡”。 2.眼皮边缘所构成的框。 3.泛指眼睛周围的部位。 4.眼界;见识。 血泪: 指极度悲痛而流的泪:抚膺涕泣,血泪彷徨|血
  • 《纤论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谓议论过细。 过细: 仔细:过细检查一遍丨要过细地做工作。 议论: 1.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﹑高低﹑好坏。亦指非议﹐批评。 2.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。 纤(纖)xi
  • 《十二峯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见“十二峰”。 十二: 1.十分之二。 2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 3.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。 十二峰: 1.亦作“十二峯”。 2.指川﹑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。峰名分别为:望
  • 《平语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1.谓不相对偶的语句。 2.犹句末。 语句: 文句﹔成句的话。 对偶: 修辞方式,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。如: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参看〖律诗
  • 《宁乐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安乐。 安乐: 安宁和快乐:生活安乐。 宁(寧)níng ㄋㄧㄥˊ 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 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
  • 《慕义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倾慕仁义。 倾慕: 佩服仰慕:倾慕已久|彼此倾慕|两心倾慕。 仁义: ①仁爱和正义:仁义道德。 ②指和蔼善良:他人挺仁义的。 慕mù ㄇㄨˋ 向往,敬仰:慕名。羡慕。仰慕。爱慕。
  • 《碌碌》 原文翻译 - - 词语大全 - - ①平庸,没有能力:庸庸碌碌|碌碌无为。 ②繁忙;劳苦:忙忙碌碌|半生碌碌。 ③拟声词:车声碌碌满鱼塘。 半生: 半辈子:前半生ㄧ操劳半生ㄧ半生戎马。 劳苦: 劳累辛苦:劳苦大众 ㄧ不辞
  • 《镂脂翦楮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镂脂翦楮成语读音:lòu zhī jiǎn chǔ成语解释:雕刻油脂,剪裁楮叶。比喻徒劳无益。成语出处:清·何绍基《使黔草》自序:“其人之元成,浮务文藻,镂脂翦楮,何益之有?”成语造句:无成语用法:作宾语
  • 《放达不羁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放达不羁成语读音:fàng dá bù jī成语解释:纵放旷达,不受拘束。成语出处: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[卢柟]一生好酒任侠,放达不羁,不轻财傲物之志。”成语造句:久闻唐
  • 《变古易常》 原文翻译 - - 成语大全 - - 成语名称:变古易常成语读音:biàn gǔ yì cháng成语解释: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南面》:“不知治者,必曰:‘无变古,毋易常。’”成语造句:汉·董仲舒

关于我们 | 申明:本站所有古诗词及相关同容皆来自网络

copyright 2020 古诗大全:www.gushixiu.net 版权所有